報告首先著重介紹了軌道車輛對于水性涂料體系底漆、中涂和面漆的選擇要求,羅瑞主管指出目前一般選擇環氧樹脂作為底漆、水性聚氨酯作為中涂層、聚氨酯作為面漆的配套體系。并為代表介紹了Q/CR 581《鐵路客車用涂料技術條件》標準對于底漆、中涂漆、實色面漆、底色漆+清漆、重防腐涂料、底面合一、配套涂層等方面的性能要求,以及HG/T 5367.1《軌道交通車輛用水性涂料》標準在底漆、中間漆、實色面漆、底色漆+清漆等方面的要求。
指出了目前水性涂料在軌道車輛中的施工工藝要求,包括表面處理、施工工具、施工環境等。著重介紹了當前軌道車輛在涂裝中存在的問題,比如水性涂料對于施工環境要求高、水性底漆干燥慢、面漆修補光澤度問題以及水性涂料需對廢水處理的要求等,都有待解決。
但羅瑞指出水性涂料對施工環境和操作人員技能都提出較高要求,雖然存在對工件表面前處理要求高、施工及干燥過程需嚴格控制溫濕度的不足,但通過涂裝工藝、裝備、設備等方面技術的改善,水性涂料能夠滿足施工工藝上的要求。
隨著軌道交通裝備企業涂裝技術向著綠色制造趨勢發展,具有環保優勢的水性涂料的應用有著重大意義,應大力推廣以水性涂料為代表的環境友好型涂料的應用。
報告從軌道車輛分類及涂裝、軌道車輛綠色涂裝發展、綠色涂料性能及應用原則、水性工業涂料應用典型問題探討四個維度向與會人員介紹了軌道交通行業綠色環保涂裝發展歷程。
首先趙樹東主管為大家普及了軌道交通類車輛的分類,并對與之對應的涂裝要求進行了介紹,指出從貨車→機車→客車→動車→高鐵,涂裝也相應以防護為主過渡到防護裝飾并重。
自2008年開始,水性工業涂料逐漸在軌道車輛上得到了應用。2008年國內鐵路貨車開始使用水性工業涂料,得到快速推廣;2010年機車領域開始水性化涂裝試驗,并推廣應用,取得良好效果;2010年客車、地鐵領域部分項目開始使用,水性工業涂料應用技術不斷取得突破;2020年底,普速客車、動力集中動車組、城軌地鐵全面推廣使用水性涂料;到如今高鐵領域,水性涂料已技術成熟,水到渠成!其中北京二七機車公司于2016年在電力、內燃、工程機械及出口產品上全部實現水性化涂裝。
趙樹東主管在報告中對比了水性工業涂料和溶劑型涂料涂膜性能,指出,目前水性涂料已經完全達到了溶劑型涂料的性能,滿足應用需求,并為大家介紹了水性涂料生產線布局及工藝特點,提出了目前水性涂料在后處理中存在問題以及涂裝中溫濕度控制問題,指出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報告首先介紹了涂料行業基本情況,2019年全年涂料行業產量為2438.80萬噸,同比增長2.6%;主營業務收入為3132.32億元,同比降低0.6%;利潤總額為229.53億元,同比增長9.4%。目前我國溶劑型涂料產品產量與發達國家相比,仍保持較高比例。《“十三五”揮發性有機污染物防治工作方案》中指出,“十三五”期間,全國重點推進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行業VOC污染防治,并強調重點推進集裝箱、汽車、家具、船舶、工程機械、鋼結構、卷材等制造行業工業涂裝VOC排放控制,并要求到2020年,全國工業涂裝VOCs排放量減少20%以上,重點地區減少30%以上。
有鑒于此,李力特別為代表匯總介紹了當前涂料行業VOC管控相關政策,并解讀了近期涂料行業相關VOC控制標準,包括木器涂料、建筑用墻面涂料、車輛用涂料、工業防護涂料、室內用地坪涂料、船舶涂料、低VOC涂料等細分領域。并指出,希望行業在現有的技術水平下,能使涂料中VOC含量的相對降低,從而實現源頭上減排的目的。
9月4日,行至2020上海國際涂料博覽會暨第二十屆上海國際涂料展覽會的最后一日,綠色工業涂料與涂裝行業高端供需對接會壓軸登場。本次會議特別邀請了涂料下游交通軌道車輛行業專家為大家解析交通行業對于涂料工藝和涂裝的需求,由中國涂料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桂泰江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