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國內市場的銷量幾乎腰斬。”一名頭部工程機械企業負責人近期表示,受疫情因素沖擊供應鏈、原材料價格上漲、行業仍處下行周期等多重因素影響,以挖掘機為代表的工程機械行業產銷下滑較為明顯。
盡管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地方投資力度不斷加大,行業從業者信心逐步恢復,但由于投資傳導周期較長,工程機械行業短期仍將承壓。從長期來看,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通過國際化對抗行業周期性因素仍是企業面臨的一道“必答題”。
“產能一度滑落至10%”
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重裝備產業區集聚了三一重機、卡特彼勒等多家工程機械企業,是觀察行業走勢的一個窗口。
受今年3月初開始的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多家企業生產經營都不同程度停擺,部分企業供應鏈終端、產能滑落明顯。隨著6月1日上海全面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包括工程機械企業在內的眾多企業,供應、生產逐步恢復。
明黃色的機械手臂上下揮舞,靈活地焊接著挖掘機的零部件。6月中旬,在上海三一重機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約300臺機器人正在進行作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疫情之前,工廠每月生產中型挖掘機約3000臺,三四月份,產能只有之前平均水平的10%-20%左右。”上海三一重機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彪說。
三一中型挖掘機每臺平均售價約60萬元,按每月3000臺產量計算,每月產值約18億元。保守估計,上海此輪疫情導致三一重機上海工廠產值受損至少25億元。
針對疫情對工程機械行業的沖擊,張彪說:“一方面在于部分零部件運輸不暢,工廠出現零部件短缺;另一方面,生產的產品運不出去,也迫使企業減產。”
5月國內銷量接近腰斬 行業整體下行
以上海三一重機工廠為例,盡管產能已經恢復,進入6月后,工廠并非滿產運行。“隨著智能制造水平提高,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提升效率,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張彪坦言,由于市場需求不足,目前工廠維持在月產2000臺左右的水平。
行業整體需求不足,是挖掘機、裝載機等銷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對26家挖掘機制造企業統計顯示,今年5月,26家企業銷售各類挖掘機20624臺,同比下降24.2%;其中國內12179臺,同比下降44.8%。國內市場銷量近乎腰斬。從22家裝載機制造企業來看,5月銷售各類裝載機11059臺,同比下降27%。
2022年1月至5月,共銷售挖掘機122333臺,同比下降39.1%;其中國內80097臺,同比下降54.7%。
行業下行,也造成部分相關企業利潤萎縮。以涂料行業為例,前5月,部分主營工程機械涂料的企業盈收均出現下滑態勢。
市場整體下行,一個重要因素是行業還未走出這一輪周期影響。工程機械行業從2021年開始進入下行周期,從歷史經驗看,每輪周期持續時間約三年到五年,這讓市場對該行業近期前景較為不看好。
三一重工董事長向文波說:“工程機械行業從2016年到2021年經歷了長達五年的高速增長,增長適度的回落甚至出現負增長都在我們預期之中,這是行業特點。”
工程機械行業產品主要應用場景為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建設和礦山作業,其中,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是重中之重,消化了大部分行業產品。今年年初,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公布了眾多投資計劃,但行業普遍認為,項目落地需要一定周期,這也是今年上半年行業面臨壓力較大的原因。“從項目公布,到資金到位,再到采購建筑材料、租賃機械設備,這個周期不會短。”一位工程機械設備租賃商如是說。
鋼材等成本上漲,也讓工程機械行業面臨較大壓力。中聯重科方面表示,大宗原材料價格和運輸費用明顯上升,讓行業毛利率和凈利率面臨較大壓力。不過,在連續上漲4個月后,鋼材價格在5月份出現回落,這對行業來說是個利好消息。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6月17日消息稱,5月份,我國經濟呈現恢復向好勢頭,國內市場鋼材需求雖有所啟動,但仍不及預期;受原材料價格回落影響,鋼材價格也有所下降。隨著穩增長政策措施陸續落地,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好轉,后期下游行業鋼材需求將進一步釋放,鋼材市場供需有望保持平穩,鋼價將呈小幅波動走勢。
開拓國際市場成為“必答題”
在國內市場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的同時,部分工程機械行業企業上半年國際市場表現亮眼。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數據顯示,5月,26家主要挖掘機企業出口8445臺,同比增長63.9%。1月到5月,26家企業出口42236臺,同比增長75.7%。
4月底,上海三一重機就進入當時上海市的復工復產“白名單”,隨后產能逐步恢復,數據顯示,5月當月,工廠挖掘機產量達到3300臺,超過了疫情前水平,其中約50%用于出口。
行業普遍認為,相比于國內市場體量,國際市場盡管增速較快,但體量相差一個數量級,對行業企業的業績難以起到具體的支撐作用。開拓國際市場是一道“必答題”,但更需要久久為功。
隨著各地投資計劃陸續落地及傳導到工程機械行業,市場樂觀預期,行業全年會走出“前低后高”態勢。徐工機械在5月中旬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國內疫情波動對上半年有一定影響,但公司預計基建投資、重大項目只會延后不會減少,甚至還會增加。
太平洋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在穩增長的主線下,基建項目會大批量落地,房地產企穩回升預期也十分明顯,工程機械行業需求會逐步釋放。
東莞證券研究報告表示,全國財政支持穩住經濟大盤工作視頻會議中提出將實施33條措施穩經濟,要求各省級財政部需調整專項債發行計劃,需確保6月底將新增專項債基本發行完畢,8月底基本使用完畢。這將助力基建行業景氣度回升,有望拉動工程機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