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大中華區業績創下新高
■ 產量提升的同時,運營中的碳排放連續第五年降低
■ 持續投資本地生產和研發能力,以更好地服務中國客戶
2022年6月17日,巴斯夫發布《大中華區2021年度報告》,這是巴斯夫連續第十四年在大中華區發布年度報告,從經濟、環境、社會三大維度,回顧其2021年在大中華區的可持續發展表現。
巴斯夫大中華區董事長兼總裁樓劍鋒博士表示:“2021年是巴斯夫大中華區表現非凡的一年!在取得亮眼業績的同時,公司始終履行對環境保護和社會的承諾。巴斯夫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創下新高,達到120億歐元,實現了銷量和售價雙增長。在產量實現兩位數增長的同時,公司還連續第五年減少了運營中的溫室氣體排放。”
持續投資本地生產和研發
過去一年以來,巴斯夫不斷擴大本土生產與研發足跡,以更好地支持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的客戶。
湛江一體化基地的建設將持續加速巴斯夫在亞太地區的盈利增長。2020年,該基地首批裝置開建,將生產工程塑料和熱塑性聚氨酯(TPU)。首批“湛江制造”的產品將于2022年底前推出。
2021年,巴斯夫宣布擴建與中國石化按照50:50股比合資運營的揚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責任公司,從而進一步發揮南京一體化基地的優勢。巴斯夫2021年的另一重要里程碑是成立了巴斯夫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這一新成立的合資企業進一步鞏固了巴斯夫電池材料業務在亞洲的地位,為中國及全球客戶構建完整的電池材料供應鏈。
為進一步提升公司本地的創新能力,巴斯夫在亞太地區最大的研發樞紐——上海創新園三期工程已破土動工,預計于2023年初建成。屆時,巴斯夫在上海創新園的總投資額將達到約2.8億歐元。
產量提升的同時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量和廢水排放量
2021年,在產量大幅提升的同時,巴斯夫在大中華區因化學品生產運營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下降了4.5%,為118.2萬噸(2020:123.8萬噸)。這也是巴斯夫在大中華區連續第五年降低了運營中的碳排放。
碳排放的減少主要得益于公司利用數字化和全新技術優化能源效率,并不斷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應中的比例。2021年,巴斯夫確保了湛江一體化基地首批裝置將100%采用可再生能源電力;位于上海和江蘇的其他五座基地也參與了中國綠色電力交易試點(R-DPP)。巴斯夫還在全國多個基地建立了光伏發電站。
此外,2021年,得益于上海和南京的基地落實的各項優化措施,水污染物的排放量相比2020年總體有所下降。有機物(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為104.2噸(2020年:141.9噸),磷排放量為1.097噸(2020年:2.222噸),氮排放量為11.5噸(2020年:13.9噸),重金屬排放量增加至0.037噸(2020年:0.028噸)。
促進社會參與,推動科學教育
巴斯夫致力于通過豐富多彩的社會參與項目,提高社區的生活質量,并為每個人創造學習機會,培養可持續發展理念。去年,巴斯夫在大中華區投入35萬歐元用于社會參與項目。
巴斯夫與國內公益機構合作,在大中華區啟動了首個全國員工志愿者凈灘行動。來自巴斯夫13個基地的300多名員工及家屬清理出超過1 050公斤的垃圾,共同守護更潔凈的河道海岸。
巴斯夫還在大中華區積極支持科學教育,通過“巴斯夫®小小化學家”互動化學實驗活動引導孩子們探索化學的魅力。2021年,超過3 000名來自上海、北京和高雄的兒童親自動手完成了饒有趣味的化學實驗,并了解了化學將如何為健康和氣候保護作出貢獻。
作為最早發布年度綜合性本地報告的跨國公司之一,巴斯夫自2008年起每年發布大中華區年度報告,作為增強與各利益相關方透明溝通及提升參與度的一種方式。
關于巴斯夫大中華區
巴斯夫與大中華市場的淵源可以追溯到1885年,從那時起巴斯夫就是中國的忠實合作伙伴。作為中國化工領域重要的外商投資企業,巴斯夫主要的生產基地位于上海、南京和重慶,而上海創新園更是全球和亞太地區的研發樞紐。2021年,巴斯夫向大中華區客戶的銷售額約為120億歐元,截至年底員工人數為11,070名。
關于巴斯夫
在巴斯夫,我們創造化學新作用——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我們將經濟上的成功、社會責任和環境保護相結合。巴斯夫在全球擁有超過111,000名員工,為幾乎所有國家、所有行業的客戶成功作出貢獻。我們的產品分屬六大業務領域:化學品、材料、工業解決方案、表面處理技術、營養與護理、農業解決方案。2021年巴斯夫全球銷售額約786億歐元。巴斯夫的股票在法蘭克福(BAS)證券交易所上市,并以美國存托憑證(BASFY)的形式在美國證券市場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