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后,在天然氣、石油、煤炭以及限電限產不斷升級等因素影響下,新一輪“有序用電”正式開啟,“開四停三”、“開三限三”等方案陸陸續續出爐。
對于化工企業來說,都會造成化工行業工廠開工率低下,庫存不足,而帶來的必是貨緊價高的結果。受限電影響的地區和企業正在不斷的增多,化工市場響起“無貨”“缺貨”的聲音。
在多地限電限產的背景下,電價也再次迎來重大變革。將燃煤發電市場交易價格浮動范圍由現行的上下浮動原則上均不超過20%,高耗能企業市場交易電價不受上浮20%限制。
對于此次全國范圍內的大面積限電、企業停產的背后原因,是因為市場供需的嚴重錯配導致了當前電力短缺的最主要原因。就目前情況來看,全球都在面臨煤電短缺的問題。并且受疫情的影響,許多國家都因此而缺煤,進口煤炭更是一船難求。與此同時,加上國內主要水電站今年來水量逐步減少,導致水電發電量不足。除此之外,三季度又處于風電淡季,火電缺口嚴重,加上石油、煤炭、天然氣是能源三巨頭共同推漲,疊加運費上漲、新能源補給不足下,限電、停產自然也就在所難免。從三季度到明年一季度的煤炭旺季,化工企業的困局或將持續。
疊加原材料價格不斷走高。造成市場供需失衡局面凸顯,原材料缺貨超乎市場預期,化工行業陷入“漲價潮”,甚至創下歷史新高。隨著原材料價格逆天上漲,部分下游行業撐不住了,為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結合當前原材料及各項成本飆漲,企業為有巨大的生存壓力,不得不跟上市場漲價的步伐,部分企業爭相漲價,這是企業迫于的自救措施。
在“金九銀十”以及全球能源緊缺且價格飆升背景下,國外一些大廠選擇增加附加費或直接上調原料價格,原材料價格上漲給下游企業帶來的問題是一個共性問題。
國內鈦白粉、樹脂、乳液等多種產品頻繁漲價,鈦白粉已連續內貿多次的價格上調1000元/噸,外貿價格上調150美元/噸。
氧化鐵企業對產品在原有的銷售價格基礎上也數次上調產品銷售價格:氧化鐵紅銷售價格上調600元/噸(100美元/噸);氧化鐵黃銷售價格上調600元/噸(100美元/噸);氧化鐵黑銷售價格上調600元/噸(100美元/噸)。
全球化工產業鏈也受牽連,中國電荒、歐洲氣荒、英國油荒、美國貨荒……當今,百年變局與百年疫情交織疊加、自然災害與安全事故多發頻發,沒有企業和單人能夠置身事外。國外朗盛公司在全球范圍內提高其無機顏料產品的價格,氧化鐵顏料的價格至少上漲200歐元/噸,氧化鉻顏料至少上漲300歐元/噸,鐵氧體至少上漲250歐元/噸,或等值的當地貨幣。
國內原油、煤炭、天然氣價格起飛,無疑對原材料供給造成強烈的沖擊。其中對氧化鐵使用的原材料價格普遍漲價,鐵皮價格最近稍有回落,但也在4000元/噸左右徘徊,硝酸、液堿價格普遍漲價,液堿價格較上個月幾乎翻倍,硫酸亞鐵結晶體較年初價格漲了5倍等,多個原材料價格一度飆升,甚至出現了有價無市的情況。另一方面出口面臨沒有貨柜箱子,訂不到船期,外貿訂單不能及時交付,海運費暴漲已超過氧化鐵產品出口價費用,已有出口企業的出口貨品待運量超0.5萬噸儲備在庫中。
2021年1月1日至8月30日,國內主要鐵系顏料價格漲跌情況見表1。
表1 1—8月國內主要鐵系顏料價格漲跌情況
表2 部分化工品漲幅排行
限產、漲價、斷貨……化工行業“躺平”,漲價潮將至自8月份以來,近百家化工企業陸續宣布停限產,無論是直截了當的漲價,還是限銷70%、一單一議、不接受口頭訂單、現款交易、不接受預付等,無疑都在宣布著同一件事情:化工品已經供不應求了!
源頭端的限制牢牢的扼住了化工企業的開工率,部分地區開工率已不足3成,90%的產能被限制,企業“開四停三”“開三限三”,保安用電負荷也要求在15%以下。有的同一個園區的其他企業無法正常用電……
在這場漲價風波中,無論是化工等行業,還是下游等,都隨著原材料的上漲而上漲。不同的行業也就陸續迎來了“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其中,令人震驚的是,化工品的漲價“日程”已被排到了明年2月份。總地來說,目前“雙控、雙限”的腳步正在實施進行中,也就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多的地區建立起市場化電價機制,化工企業也將陸續進入電力市場。在停限電和電價上漲的多重重壓之下,化工行業貨緊價揚的趨勢仍將持續。未來氧化鐵產品的供應漲勢也仍有蔓延趨勢。
石化聯合會最近指出:預判近期有的產品可能出現微調,價格大幅回落的幾率較小,各企業應當盡全力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承受一直高價位的電價影響及在環保、安全的要求時,難免會檢修、甚至停產,如果真的發生大面積停產時,能確保企業的生產可持續和經濟的健康平穩有序。
當前面臨著“雙控、雙碳”的戰略任務,把握與能源轉型相關的創新最重要:石化(含氧化鐵)產業既具有資源型和能源性產業的屬性,也是技術密集型的產業。在談論“碳達峰、碳中和”時,只看到了石化產業資源型和能源型的屬性,只看到了目前以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化石資源為原料,生產石化產品的生產過程中伴有二氧化碳排放,而忽視了石化產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忽視了石化產業為制造強國、航空航天和國防強國提供著重要支撐和保障,更沒有看到化工新材料和專用化學品(含氧化鐵)在節能減碳方面一直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當我們在關注這一問題時,一方面,要客觀認識石化產業過去在節能減碳中做出的重要貢獻。另一方面,要實現“雙碳”目標其關鍵還是要靠化學技術的創新與進步。化學工程師都知道:離開了化學反應和化工技術的創新與進步、“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以及未來要實現“碳中和”都將“無技可施”,因為只有化學反應和化工技術的進步,才能實現傳統能源向新能源的轉換;只有化學反應和化工技術的進步,才能節約資源減少排放;只有化學反應和化工技術的進步,才能實現二氧化碳的捕集提純與利用、才能實現以二氧化碳為原料生產有機化學品及聚合物材料。
氧化鐵行業在“十四五”期間,要注重開發功能性、綠色化等高端精細氧化鐵化學品,不僅可以拓展市場,還能大力提升氧化鐵顏料的產業能級和經濟效益。例如,重點開發電子領域的功能性氧化鐵材料化學品,可在信息記錄和顯示材料等高端產品領域建立主導地位。在汽車領域中使用的汽車安全氣囊及汽車剎車片,新型電池專用、磁性油墨、皮革及木材涂刷、水處理專用品等都是待進一步開發應用的化工(儲能、脫硫、水處理、催化、安全無毒、復合等)新材料、高端專用化學品、生化物質能源、生物化工等發展方向。在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過程中,要加快信息化建設,減少信息不對稱,提高企業和行業的快速反應能力,使氧化鐵顏料產業走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更好地適應全球化競爭的新形勢。全面推行《氧化鐵顏料行業綠色工廠標準》,將做好企業內的環保、安全、質量、工藝、設備裝置等各方的工作,安綠色經濟發展要求,隨著環保、安全要求逐漸趨嚴,更加大對于環保、安全工作的重視,主流企業都在抓緊進行環保、安全設備的升級。
所以說,石化產業為未來“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將做出極其重要、也是其他行業無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