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會議現場。(記者張育攝)
12月11日,2020中國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發展大會在京召開。會議提出,民營企業“十四五”要充分發揮自身體制機制優勢,激發自身創新活力,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技術創新高端化、產業鏈現代化,以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著力點,努力在企業戰略、科技創新、市場開拓等方面再上新臺階。會上同時發布了2020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銷售收入百強榜單。恒力集團、浙江恒逸集團、浙江榮盛控股集團分列前三名。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談到,“十三五”時期我國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經濟規模和效益持續增長。2019年,石化民營百強企業資產總額達到2.35萬億元,利潤總額1438億元,繳稅總額139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2.6萬億元,分別比2016年增長120.3%、91.7%、180.2%和100.7%。主營業務收入超1000億元企業6家,超500億元的企業14家。從統計數據看,石化民營企業資產利潤率一直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獲利和資產盈利能力也明顯優于行業平均水平,恒力石化、恒逸石化、榮盛控股、京博石化等一大批民企持續成長,國內外影響力不斷增強。此外,企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穩步推進、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社會貢獻成效突出。
“但我國石化民企發展中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如產能過剩矛盾依然突出;‘專、精、特、新’發展水平仍需提高,部分企業仍處于產業鏈中低端,缺少足夠的抗風險能力;且科技創新能力薄弱;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現代企業制度也需完善,對‘十四五’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李壽生表示。
李壽生強調,“十四五”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民企創新活力和發展潛力將得到進一步釋放。企業要深刻認識新發展格局內涵,努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要制定好自身的中長期發展規劃;要堅持科技創新、自立自強,全面提升發展內在動力;要瞄準高端產能,全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真正做到“專精特新”,培育更多有水平、有特色、有影響力的“單項冠軍”和“小巨人”企業;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世界一流企業。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在致辭中回顧了“十三五”及疫情下石化民營經濟作出的貢獻,同時強調民企要深刻認識當前的新特征、新要求,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效率和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強調,明年我國將開啟“十四五”發展的新征程,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要在發展中學會“于變局中開新局、于危機中抓新機、于協力中聚新力”。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在全面分析疫情下中國宏觀經濟面臨形勢時強調,未來國內市場具有光明前景,希望民企認清形勢,把握好比較優勢,為下一步發展布好局。
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創業創新服務處處長廉莉透露,國家將拿出100億元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
優秀百強企業在會上作了分享。
恒力集團從占地三畝三分地的小紡織廠起步,堅持發展自己熟悉的產業,沿著一條產業鏈不斷做強、做大、做精。現已布局蘇州、宿遷、南通、大連、營口等九大生產基地。2019年集團以5567億元的銷售收入位列世界500強第107位。
安元科技公司17年來致力于“專精特新”發展,形成了國家級石化安全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運用自主研發的安全風險量化技術助力包括民營化企在內的化工企業實現量化安全、精準安全,打造政產學研用體系,走有中國特色的民營化企安全發展之路。
會議還舉辦了綠色發展、石油化工品運輸和物流、高質量發展論壇。
聯合會副會長吳甫出席綠色發展論壇并致辭,他指出,民營石化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歷史的責任。為提供更好的生態節能環保技術、產品和服務,論壇啟動了有央企、外企和民企共同參與的民營石化綠色服務平臺。
聯合會副會長趙俊貴出席了石油和化工品物流論壇并致辭,強調了物流安全對于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性。
在高質量發展論壇上,中國民營商會副會長朱建民在發言中列舉了國家近期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說明國家支持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的決心。石化聯合會副秘書長、國際合作部主任龐廣廉強調,民企要通過與跨國公司對標提升核心競爭力。石化聯合會信息與市場部主任祝昉強調,石化民企在未來發展中將大有可為。企業要關注數字化轉型,明晰城鎮化、銀發經濟、電子商務等終端消費對石化產品的需求,在產品差異化上下功夫,并實現跨界發展。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原副院長白頤希望民營企業要更多關注產業鏈的下游,同時要“突出高端化發展特征,體現選擇性發展模式”,做好企業自身產業診斷、對標和同業橫向對比,以價值鏈引領,還要學會站在宏觀角度思考企業發展。
本次會議由石化聯合會主辦,300余名企業代表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