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湖北省政府網公布了湖北省疫后重振補短板強功能生態環境補短板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3年內將投資1413億元,實施重大項目257個,推進沿江1-15公里范圍內的化工企業關改搬轉,著力解決“化工圍江”突出問題,根除長江化工污染隱患。
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補短板方面,方案提出六方面措施:
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沿江1公里范圍內化工企業關改搬轉。
2022年12月31日前推進沿江1-15公里范圍內的化工企業關改搬轉。
通過推進沿江化工企業搬遷改造,加快推進產業結構高端化進程,促進產業結構向產業鏈高端延伸。
在搬遷改造中實施一批向產業鏈高端延伸的項目。充分利用新增乙烯、煉油副產原料,大力發展環氧乙烷、C5、C9、芳烴、丙烯、特種橡膠等特色石化產品,不斷完善和豐富石化產品產業鏈;充分利用湖北省磷資源優勢,專注發展高純化、超微細、具有特種功能和專用性的精細磷化工產品、磷系新材料等。
通過推進沿江化工企業搬遷改造,在重點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推廣應用。
圍繞新能源材料制備、半導體材料制備、高端精細化學品制備、高分子材料改性、中低品位磷礦利用、濕法磷酸精制等領域實施一批關鍵技術推廣應用項目。
加快推進化工園區循環化改造項目
圍繞提升園區綠色發展水平,打造循環型全生命周期綠色產業鏈,實現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和廢物“零排放”,建立安全、環保、應急救援和公共服務一體化信息管理平臺,建設智慧園區。
大力推進清潔生產技術改造項目
通過搬遷改造,全面推進綠色標準化體系建設,大力推進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努力建設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和本質安全的石化工業。支持磷石膏、造氣爐渣、電石渣、堿渣、CO2等大宗工業廢物綜合利用項目建設。
根據方案,沿江化工關改搬轉擬實施重大項目257個,估算總投資1413.05億元。其中,98個涉及園區項目,總投資278.62億元,擬由各地申請發行專項債券79.79億元,剩余投資由市(州)、縣(市、區)政府統籌保障;159個涉及企業項目,總投資1134.43億元,擬使用省級財政2020年安排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專項資金2億元、省級基本建設投資2020年安排長江大保護專項資金2500萬元,剩余投資由市場主體利用自有資金、銀行貸款和市場化融資等途徑籌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