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巴斯夫全球先進材料及系統研發平臺總裁樓劍鋒在2020年聚氨酯前沿科技國際論壇上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加碼上海研發中心的投資建設,且公司研發重心將不斷向亞洲傾斜。
截至目前,巴斯夫上海研發中心的總投資已近1.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4.4億元)。
2012年,巴斯夫投資55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4.41億元)設立了上海創新園,為該公司全球和亞洲地區的研發樞紐。研究方向為先進材料和系統,主要包括工程塑料、聚氨酯、電池材料等。
2016年,巴斯夫投資90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6.9億元)建設上海創新園二期項目,并將先進材料與系統研究全球總部遷至上海。
去年3月,巴斯夫再次投資34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72億元)建立亞太區汽車應用研發中心和工藝催化研發中心。這是巴斯夫第三次擴建上海創新園。
除研發中心外,巴斯夫正在中國新建化工基地。
為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增長,去年年初,巴斯夫宣布在廣東湛江建設一體化基地。該基地將主要生產工程塑料及熱塑性聚氨酯等產品,以滿足華南地區及整個亞洲市場的客戶需求。
湛江一體化基地項目總投資100億美元(約合660億元人民幣),是巴斯夫迄今投資的最大項目。
據樓劍鋒介紹,湛江一體化項目正在不斷推進中,工程進度并未受新冠疫情影響。5月30日,該基地項目的首批裝置已正式打樁開建。
樓劍鋒表示,巴斯夫在中國加大研發和生產方面的投資,最主要原因是公司對中國市場很有信心。
他分析稱,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市場,占據全球40%以上的市場份額,預計2030年這一數字將接近50%。
樓劍鋒還認為,從技術創新的角度上考量,亞洲客戶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更快,創新需求更為強烈。相較于歐美國家,亞洲市場技術創新的機會和空間更大。
巴斯夫目前在全球運營著六座一體化基地,分別位于歐洲、北美和亞洲。此前,巴斯夫在中國南京已建有一座一體化基地,該項目是其與中石化于2000年按50:50股比建立。
2018年10月,中石化和巴斯夫宣布,將擴展南京一體化基地的乙烯產能,雙方將建造一套新的蒸汽裂解乙烯裝置,年產能為100萬噸。
據官網介紹,巴斯夫在大中華區的業務包括石油化學品、特性材料、顏料、特性化學品、催化劑和涂料等。迄今為止,巴斯夫在大中華區已投資超過6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81.03億元)。
去年,巴斯夫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超過7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85.26億元)。大中華區是巴斯夫在全球的第三大市場,僅次于德國和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