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1月23日,中國涂料工業協會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綠色涂料產業園推介會在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中國涂料工業協會秘書長閻永江、《中國涂料》雜志社有限公司總經理趙中國、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華峰、副主任李國慶以及京津冀周邊的立邦、燈塔、晨陽、中遠關西、美墅美家、新光化工、五一天立、武藏、索維設計院、巴德富、新麗華色材、德萊特恩、嘉仕涂、儲盛集團、霍夫曼、石家莊油漆廠、圣光集團、江門制漆近二十余家涂料企業代表近百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華峰
李華峰在致辭中重強調了園區的基本情況和各項優勢。他表示,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隸屬于滄州渤海新區,始建于2003年5月,西距滄州市區僅55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北京230公里,處于北京、天津一小時經濟圈范圍內。區域周圍有5條高速公路、6條鐵路。京滬高鐵在滄州設有大站,將滄州至北京的車程縮短為45分鐘,至上海車程縮短為4小時,交通便利。開發區緊靠全國億噸大港——黃驊綜合大港,港口有2——20萬噸級以上泊位120多個,遠期將形成5億噸的吞吐能力。面積方面,開發區及周邊擁有大量國有未利用地、荒堿地、灘涂和低產鹽田等建設用地,可以直接用作工業建設,據李華峰介紹,滄州臨港開發區控制面積360平方公里,一期規劃面積26平方公里,其中西區8平方公里,東區18平方公里。“我們特別在東區設有綠色涂料產業園,一期占地面積1000畝,目前有20家企業入駐,2018年上半年計劃實現開工企業10家左右。而我們近5年(2016—2020)的目標是進一步完善配套基礎設施,以滄州大化15萬噸TDI、廣東巴德富20萬噸乳液、北京互益18萬噸乳液、河北新光涂料樹脂、北京摩馬斯特藝術涂料等企業為龍頭,做大做強涂料產業規模,加快建設我國北方具有一定實力和影響力的新型涂料產業基地。”
中國涂料工業協會秘書長閻永江
中國涂料工業協會秘書長閻永江在談及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優勢時表示,憑借獨特的港口、區位、交通、空間、產業、政策等方面的優勢,近年來,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逐漸得到了涂料企業的認可并相繼落戶于此,這反映了園區相關政策契合了企業的需求,同時也反映了園區在配合企業的過程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得到了回報。“中國涂料工業協會作為涂料企業的‘娘家人’,將繼續充分發揮企業與政府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實現雙方互利共贏。”
天津燈塔涂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繼偉
天津燈塔涂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繼偉認為,滄州臨港經濟開發區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具體來說,一是產業集中度較高,二是產業鏈清晰,三是配套設施齊全。同時,由于涂料運輸的特殊性,黃繼偉建議園區在引進涂料企業時主要引進環渤海地區的企業。
河北晨陽工貿集團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梅少鋒
河北晨陽工貿集團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梅少鋒在發言時表示,滄州臨港經濟開發區路網建設讓人印象深刻。此外,巴德富是晨陽的原料供應商,前者將在2018年3月開始由位于臨港的生產基地向晨陽供貨。“這就為晨陽在這里選址又增加了一塊砝碼。”梅少鋒說:“在臨港也有不少大專院校,這為企業今后在用人選人方面提供了更多可能。”
立邦涂料(中國)有限公司汽車生產總經理左艷茹
立邦涂料(中國)有限公司汽車生產總經理左艷茹表示:“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已經有危廢處理企業入駐,這給我們吃了定心丸。”同時,左艷茹對關心的物流問題進行了咨詢,她表示,涂料生產原料繁多,有些屬于危化品需要用特殊的運輸方式,希望園區能在物流方面提供必要協助。
企業方現場參觀園區情況
隨后的時間里,參加推介會的企業就自己關心的問題和開發區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了溝通,他們提出的問題包括“安評”“環評”是否能夠順利落實、水、電、氣、煤等是否可以順利接通、倉儲物流方面園區能夠給企業提供哪些幫助等,園區領導則對上述問題進行了一一解答。
合影留念
企業方提問
企業方提問
企業方提問
相關鏈接:
國家級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指南
概況
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于2003年,是全國第一家跨入國家級開發區行列的化工園區,同時也是河北省舉全省之力重點打造的我國沿海新的經濟增長極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2010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2年8月被國家財政部和發改委聯合批準為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2013年5月被國家工信部批準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連續多年獲得中國化工園區20強及最有投資價值的開發區等榮譽。
開發區位于環渤海中心地帶,東臨渤海,北靠京津,南接山東,東距黃驊港20公里,處于北京1小時經濟圈內,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交通發達、資源豐富,產業基礎雄厚。目前開發區控制面積360平方公里,一期開發區面積66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積26平方公里。以石油化工、煤化工、氯堿化工、合成材料、生物醫藥、精細化工為主,并已經建成生物醫藥產業園、綠色涂料產業園,正在打造聚氨酯產業園、潤滑油產業園、科技創新產業園等特色區中園。
六大優勢
1、區位
開發區處于環京津、環渤海的中心地帶,距北京230公里,據天津120公里,屬于首都經濟圈和沿海經濟帶交匯區,區域戰略地位突出,成為近年來承接京津產業轉移和優勢資源外溢的重點地區,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新的增長極。
2、交通
京滬高鐵、榮烏高速、石黃高速、沿海高速環繞四周;京滬鐵路、黃萬鐵路跨越南北;朔黃鐵路、邯黃鐵路、滄港鐵路貫穿東西,307國道,205國道、海防公路穿越本區;京滬高鐵將滄州至北京的車程縮短為51分鐘,至上海車程縮短為4個半小時。以園區為基點的2小時經濟圈內有京、津、冀、魯四個國際機場,交通便利。
3、港口
開發區東距黃驊綜合大港30公里,用3條集疏港路及化工管廊將開發區與港口連在一起。黃驊港是我國第二大煤炭輸出港,共分為4個港區,即河口港區、煤炭港區、綜合港區、散雜貨港區。黃驊港是環渤海各港口中內陸運距最短、運輸成本最經濟的港口;腹地廣闊縱深,覆蓋了冀中南、晉西南、魯北、豫北、陜西、寧夏、內蒙等地區。
按規劃,黃驊港共規劃泊位209個,目前已建成煤炭、集裝箱、礦石、液體化學品等專業化及通用泊位33個。集裝箱航線已實現國內港口全覆蓋。2015年,黃驊港完成吞吐量1.67億噸,集裝箱突破50萬標箱,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到2020年,黃驊綜合大港的吞吐能力將達到5億噸,集裝箱200萬標箱。
4、產業
開發區以石油化工產業為主,依托獨特的戰略優勢,通過引進先進技術逐步形成了規模企業集聚、優勢產品集中、主導產業集群的產業格局。目前,區內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精細化工、生物制藥、新材料等上下游配套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
5、基建
區內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九通一平”,即通上水、通下水、通雨水、通蒸汽、通工業氣體、通天然氣、通電、通路、通訊和土地平整。
6、政務服務
開發區以“低成本高效率”為目標,親力打造服務型,效率性政府,為入駐企業提供一站式辦公、全程式代理服務。2016年,為更好地優化政務軟環境,開發區成立了審批局,政務中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實現了“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審批”“限時審批”,縮減了企業跑辦手續的時間。另外,招商及項目服務人員將為企業提供全程式代理,實行“項目手續代辦制”,全力為企業打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費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