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聚氯乙烯彈性防水涂料(以下簡稱PVC防水涂料)的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本標準適用于以聚氯乙烯為基料,加入改性材料和其他助劑配制而成的熱塑型和熱熔型聚氯乙烯彈性防水涂料。
2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3186-82 涂料產品的取樣
GB/T 13477-92 建筑密封材料試驗方法
JC/T 408-91 水性瀝青基防水涂料
JC/T 500-92 聚氨酯防水涂料
3 分類
3.1 PVC防水涂料按施工方式分為熱塑型(J型)和熱熔型(G型)兩種類型。
3.2 PVC防水涂料按耐熱和低溫性能分為801和802兩個型號。
“80”代表耐熱溫度為80℃,“1”、“2”代表低溫柔性溫度分別為“-10℃”、“-20℃”。
3.3 產品標記
3.3.1 標記方法
產品按下列順序標記:名稱、類型、型號、標準號。
3.3.2 標記示例
標準編號
型號
類型
聚氯乙烯彈性防水涂料
4 技術要求
4.1 外觀
4.1.1 J型防水涂料應為黑色均勻粘稠狀物,無結塊、無雜質。
4.1.2 G型防水涂料應為黑色塊狀物,無焦渣等雜物,無流淌現象。
4.2 物理力學性能
5 試驗方法
5.1 試驗室條件
標準試驗條件為溫度20℃±2℃,相對濕度45%~60%。
5.2 試件制備
5.2.1 試樣:試樣需經塑化或熔化后制備試件。J型試樣塑化時,邊攪拌,邊加熱,溫度至135℃±5℃時,保持5min。降溫至120℃±5℃時注模;G型試樣加熱溫度為120℃±5℃,熔化均勻后立即注模。
注:當冬季室溫較低時,注模前可將涂好隔離劑的玻璃底板放在60℃左右烘箱內預熱 30min后趁熱注模。
5.2.2 耐熱性試件:底板用尺寸為130mm×80mm×2mm的鋁板,居中放置內部尺寸為100mm×50mm×3mm的金屬模框,同時制備3個。
5.2.3 低溫柔性試件:底板用涂有甘油滑石粉(配比為1:3~1:4)隔離劑的釉面磚,金屬模框內部尺寸為80mm×25mm×3mm。同時制備3個。
5.2.4 無處理、加熱處理、紫外線處理、堿處理的斷裂延伸率和恢復率試件:應分片澆注成型,每片尺寸不小于180mm×120mm×3mm。將模框居中放置在涂有隔離劑的玻璃底板上,并用透明膠帶固定。拆模后將脫模的試片平放在撒有滑石粉的軟木板上。按JC/T 500附錄A中有關啞鈴片的規定,同時裁取至少5片啞鈴形試件,平放于撒有滑石粉的釉面磚上,每次裁樣時裁刀上應沾有滑石粉。
5.2.5 不透水性試件:將油氈原紙放在玻璃底板上,居中放置內部尺寸為150mm×150mm×3mm的金屬模框,同時制備3個。
5.2.6 粘結強度試件:先按JC/T 408制備砂漿塊,然后取5對斷開的8字砂漿塊,清除浮砂,擦凈。分別蘸取少量已塑化或熔化好的涂料,稍加磨擦后對接兩個半塊,使粘結層涂料厚度為0.5~0.7mm,然后立放在釉面磚上。
5.2.7 所有制備好的試件,必須在室溫條件下放置24h,標準試驗條件下放置2h后拆膜。
5.3 外觀 取樣時目測。
5.4 耐熱性 按JC/T 408規定進行。
5.5 低溫柔性 按JC/T 408規定進行。用φ20mm圓棒進行彎曲。
5.6 密度 按GB/T 13477規定進行。
5.7 斷裂延伸率
5.7.1 無處理時斷裂延伸率
按JC/T 500附錄A規定進行試驗。試驗前以淺色廣告畫顏料標記間距25mm的兩條平行標線(L0),并用精度0.02mm的游標卡尺測量間距值;試驗拉伸速度為500mm/min。試件兩端墊油氈原紙以防污染試驗機夾具。
5.7.2 加熱處理后斷裂延伸率 將脫模的試片平放在貼有脫水牛皮紙膠帶或涂有硅油凡士林的釉面磚上,按JC/T 408規定進行加熱處理,然后按本標準5.7.1進行試驗
5.7.3 紫外線處理后斷裂延伸率 將脫模的試片平放在貼有脫水牛皮紙膠帶或不粘紙的釉面磚上,按JC/T 408規定進行紫外線處理,然后按本標準5.7.1進行試驗。
5.7.4 堿處理后斷裂延伸率 脫模的試片按JC/T 408規定進行堿處理,但不需涂石蠟松香液,然后按本標準5.7.1進行試驗。
5.7.5 結果計算
按式(1)計算斷裂延伸率:
式中:E 斷裂延伸率,%;
L0 拉伸前標線間距離,mm;
L 斷裂時標線間距離,mm。
試驗結果取5個有效數據的算術平均值,精確至1%。
5.8 恢復率 按本標準5.7.1的規定進行試驗,把試件拉伸至延伸率100%(L1)時,保持5min,然后取下試件,平移至撒有滑石粉的釉面磚上,在標準試驗條件下停放1h,用精度為0.02mm的游標卡尺測量兩標線間的距離(L2)。按式(2)計算恢復率。
式中:S 恢復率,%
L1 100%延伸率時的標線間距離,mm;
L2 100%延伸率恢復后的標線間距離,mm;
L0 拉伸前標線間距離,mm。
試驗結果取5個試件的算術平均值,精確至0.1%。
5.9 不透水性 按JC/T 408規定進行。銅絲網孔徑為0.2mm。
5.10 粘結強度 按JC/T 408規定進行,采用可調速拉伸試驗機進行試驗,拉伸速度為50mm/min。
試驗結果取5個試件的算術平均值,精確至0.01MPa。
6 檢驗規則
6.1 出廠檢驗 出廠檢驗項目為外觀、耐熱性、低溫柔性和無處理時斷裂延伸率。
6.2 型式檢驗 型式檢驗項目為本標準第4章規定的所有項目。
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
a)新產品試制或老產品轉產的試制定型鑒定;
b)正常生產時,每年進行一次;
c)產品的原料、配方、工藝有較大改變,有可能影響產品質量時;
d)技術監督部門提出要求時。
6.3 組批與抽樣
以同一類型、同一型號20t產品為一批,不足20t也作一批進行出廠檢驗。
型式檢驗按GB 3186規定的數量,在批中隨機抽取整桶(袋)產品,然后按GB 3186中的規定,取混合樣品2kg進行物理力學性能的檢驗。
6.4 判定規則
6.4.1 外觀質量不符合4.1條規定,即判為不合格品。
6.4.2 單項結果判定 耐熱性、低溫柔性、不透水性每個試件均符合規定,則判該項目合格。其余各項每組試件的算術平均值符合規定,則判該項目合格。
6.4.3 在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中,若有兩項或兩項以上指標不符合規定時,則該批產品為不合格品;若有一項不符合規定時,允許在同批樣品中加倍抽樣對該項進行復檢。若仍不符合要求,則判該批產品為不合格品。
7 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7.1 標志 每件產品應標有企業名稱、地址、產品名稱、標記、生產日期、凈質量,并附產品合格證。
7.2 包裝 PVC防水涂料J型可用密封鐵桶包裝,G型可用雙層塑料袋或其他容器包裝。
7.3 運輸 本產品按一般貨物運輸。運輸時,應防止陽光直曬或雨淋,禁止接近熱源和火源,防止擠壓、碰撞,保持包裝完好無損。
7.4 貯存 產品應貯存于干燥,通風及陰涼的倉庫內。貯存期為一年,超過一年需經檢驗合格后仍可使用。
本標準規定了聚氯乙烯彈性防水涂料(以下簡稱PVC防水涂料)的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本標準適用于以聚氯乙烯為基料,加入改性材料和其他助劑配制而成的熱塑型和熱熔型聚氯乙烯彈性防水涂料。
2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3186-82 涂料產品的取樣
GB/T 13477-92 建筑密封材料試驗方法
JC/T 408-91 水性瀝青基防水涂料
JC/T 500-92 聚氨酯防水涂料
3 分類
3.1 PVC防水涂料按施工方式分為熱塑型(J型)和熱熔型(G型)兩種類型。
3.2 PVC防水涂料按耐熱和低溫性能分為801和802兩個型號。
“80”代表耐熱溫度為80℃,“1”、“2”代表低溫柔性溫度分別為“-10℃”、“-20℃”。
3.3 產品標記
3.3.1 標記方法
產品按下列順序標記:名稱、類型、型號、標準號。
3.3.2 標記示例
標準編號
型號
類型
聚氯乙烯彈性防水涂料
4 技術要求
4.1 外觀
4.1.1 J型防水涂料應為黑色均勻粘稠狀物,無結塊、無雜質。
4.1.2 G型防水涂料應為黑色塊狀物,無焦渣等雜物,無流淌現象。
4.2 物理力學性能
5 試驗方法
5.1 試驗室條件
標準試驗條件為溫度20℃±2℃,相對濕度45%~60%。
5.2 試件制備
5.2.1 試樣:試樣需經塑化或熔化后制備試件。J型試樣塑化時,邊攪拌,邊加熱,溫度至135℃±5℃時,保持5min。降溫至120℃±5℃時注模;G型試樣加熱溫度為120℃±5℃,熔化均勻后立即注模。
注:當冬季室溫較低時,注模前可將涂好隔離劑的玻璃底板放在60℃左右烘箱內預熱 30min后趁熱注模。
5.2.2 耐熱性試件:底板用尺寸為130mm×80mm×2mm的鋁板,居中放置內部尺寸為100mm×50mm×3mm的金屬模框,同時制備3個。
5.2.3 低溫柔性試件:底板用涂有甘油滑石粉(配比為1:3~1:4)隔離劑的釉面磚,金屬模框內部尺寸為80mm×25mm×3mm。同時制備3個。
5.2.4 無處理、加熱處理、紫外線處理、堿處理的斷裂延伸率和恢復率試件:應分片澆注成型,每片尺寸不小于180mm×120mm×3mm。將模框居中放置在涂有隔離劑的玻璃底板上,并用透明膠帶固定。拆模后將脫模的試片平放在撒有滑石粉的軟木板上。按JC/T 500附錄A中有關啞鈴片的規定,同時裁取至少5片啞鈴形試件,平放于撒有滑石粉的釉面磚上,每次裁樣時裁刀上應沾有滑石粉。
5.2.5 不透水性試件:將油氈原紙放在玻璃底板上,居中放置內部尺寸為150mm×150mm×3mm的金屬模框,同時制備3個。
5.2.6 粘結強度試件:先按JC/T 408制備砂漿塊,然后取5對斷開的8字砂漿塊,清除浮砂,擦凈。分別蘸取少量已塑化或熔化好的涂料,稍加磨擦后對接兩個半塊,使粘結層涂料厚度為0.5~0.7mm,然后立放在釉面磚上。
5.2.7 所有制備好的試件,必須在室溫條件下放置24h,標準試驗條件下放置2h后拆膜。
5.3 外觀 取樣時目測。
5.4 耐熱性 按JC/T 408規定進行。
5.5 低溫柔性 按JC/T 408規定進行。用φ20mm圓棒進行彎曲。
5.6 密度 按GB/T 13477規定進行。
5.7 斷裂延伸率
5.7.1 無處理時斷裂延伸率
按JC/T 500附錄A規定進行試驗。試驗前以淺色廣告畫顏料標記間距25mm的兩條平行標線(L0),并用精度0.02mm的游標卡尺測量間距值;試驗拉伸速度為500mm/min。試件兩端墊油氈原紙以防污染試驗機夾具。
5.7.2 加熱處理后斷裂延伸率 將脫模的試片平放在貼有脫水牛皮紙膠帶或涂有硅油凡士林的釉面磚上,按JC/T 408規定進行加熱處理,然后按本標準5.7.1進行試驗
5.7.3 紫外線處理后斷裂延伸率 將脫模的試片平放在貼有脫水牛皮紙膠帶或不粘紙的釉面磚上,按JC/T 408規定進行紫外線處理,然后按本標準5.7.1進行試驗。
5.7.4 堿處理后斷裂延伸率 脫模的試片按JC/T 408規定進行堿處理,但不需涂石蠟松香液,然后按本標準5.7.1進行試驗。
5.7.5 結果計算
按式(1)計算斷裂延伸率:
式中:E 斷裂延伸率,%;
L0 拉伸前標線間距離,mm;
L 斷裂時標線間距離,mm。
試驗結果取5個有效數據的算術平均值,精確至1%。
5.8 恢復率 按本標準5.7.1的規定進行試驗,把試件拉伸至延伸率100%(L1)時,保持5min,然后取下試件,平移至撒有滑石粉的釉面磚上,在標準試驗條件下停放1h,用精度為0.02mm的游標卡尺測量兩標線間的距離(L2)。按式(2)計算恢復率。
式中:S 恢復率,%
L1 100%延伸率時的標線間距離,mm;
L2 100%延伸率恢復后的標線間距離,mm;
L0 拉伸前標線間距離,mm。
試驗結果取5個試件的算術平均值,精確至0.1%。
5.9 不透水性 按JC/T 408規定進行。銅絲網孔徑為0.2mm。
5.10 粘結強度 按JC/T 408規定進行,采用可調速拉伸試驗機進行試驗,拉伸速度為50mm/min。
試驗結果取5個試件的算術平均值,精確至0.01MPa。
6 檢驗規則
6.1 出廠檢驗 出廠檢驗項目為外觀、耐熱性、低溫柔性和無處理時斷裂延伸率。
6.2 型式檢驗 型式檢驗項目為本標準第4章規定的所有項目。
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
a)新產品試制或老產品轉產的試制定型鑒定;
b)正常生產時,每年進行一次;
c)產品的原料、配方、工藝有較大改變,有可能影響產品質量時;
d)技術監督部門提出要求時。
6.3 組批與抽樣
以同一類型、同一型號20t產品為一批,不足20t也作一批進行出廠檢驗。
型式檢驗按GB 3186規定的數量,在批中隨機抽取整桶(袋)產品,然后按GB 3186中的規定,取混合樣品2kg進行物理力學性能的檢驗。
6.4 判定規則
6.4.1 外觀質量不符合4.1條規定,即判為不合格品。
6.4.2 單項結果判定 耐熱性、低溫柔性、不透水性每個試件均符合規定,則判該項目合格。其余各項每組試件的算術平均值符合規定,則判該項目合格。
6.4.3 在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中,若有兩項或兩項以上指標不符合規定時,則該批產品為不合格品;若有一項不符合規定時,允許在同批樣品中加倍抽樣對該項進行復檢。若仍不符合要求,則判該批產品為不合格品。
7 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7.1 標志 每件產品應標有企業名稱、地址、產品名稱、標記、生產日期、凈質量,并附產品合格證。
7.2 包裝 PVC防水涂料J型可用密封鐵桶包裝,G型可用雙層塑料袋或其他容器包裝。
7.3 運輸 本產品按一般貨物運輸。運輸時,應防止陽光直曬或雨淋,禁止接近熱源和火源,防止擠壓、碰撞,保持包裝完好無損。
7.4 貯存 產品應貯存于干燥,通風及陰涼的倉庫內。貯存期為一年,超過一年需經檢驗合格后仍可使用。